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参政议政>调查研究

聚焦幼有所育 “托”起城市未来

——关于加强0-3岁托幼机构建设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民进南昌市委会 发布日期:2023-01-18 10:44:53 字体:

在《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公布特大城市名单时,网上热议:为什么苏州、宁波两个GDP都超过万亿的明星城市“爆冷”无缘入选特大城市?原因就是城区人口数量不达标,这在“万亿城市”中很少见。人口是城市未来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而城区人口则是决定城市能级的核心指标。

为此,市委高瞻远瞩积极引进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创业就业。但在“引人”的同时,还应该从长远考虑抓好“生人”这篇文章:支持鼓励在昌的人快生一孩、想生二孩、敢生三孩,特别是支持新引进的大学生和技能人才在昌“成家立业生孩子”,那才算是真正落地生根由“飞鸽牌变成“永久牌

目前我市3-5岁的幼儿园基本普及普惠、6岁以上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唯独0-3岁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2019年全市人口出生数是57960人,2020年降到50127人,2021年更是降到41946人,两年下降了27.6%,抓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市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十四五”规划,列入市委改革十大攻坚行动等多项重大重点工作中,全市每千人托位数从去年的2个上升到了今年3.26个,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成效显著。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

一、全市托育服务体系存在“三低”

一是托育机构数量低。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566家,其中幼儿园延伸班505家,纯托育机构仅61家,占比10.78%;二是托位使用率低。全市总托位数20476个,入托人数8417人,托位使用率仅为41.1%;三是入托率低。去年全国婴幼儿入托率为5.5%(一些发达国家为50%),我市21.28万婴幼儿中,入托人数仅有8417人,入托率3.96%。一方面是有托育需求的家长“吃不到”,另一方面是托位闲置的托育机构“吃不饱”。

二、托育机构的“三难”

一是找适合的地方难。由于城区建设过程中没有预留场所,特别是在老城区,很难找到完全适合的场地办托育机构;二是日常运营难。托幼机构运营成本中人力成本占42%左右,租金占33%,两项加起来75-80%,加上近三年来疫情影响,普遍运营困难;三是招生难。在我市城区随机问卷中,680位20-45岁居民,80%选择父辈亲属帮带全职带,8%选择聘请保姆,只有12%有意愿选择送到托育机构

三、年轻家庭的“三不托”

一是不放心托。在我市61家纯托育机构中,公办机构只有6家(主要是省属企事业单位),其他55家都是民营机构。调查中,多数居民认为3岁以下的小孩太弱小,不放心交给民营机构;二是不方便托。时间上不方便:托育机构一般只提供全日托或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较少。空间上不方便:有的小区周边托育机构多到可以“货比三家”,有的小区特别是老城区周边却是“一位难求”;三是不舍得托。国家卫健委一项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而不敢生的占75.1%。目前全市61家托育机构中实行普惠收费的只有34家,占比55.74%,收费1800-2800元/月,非普惠收费普遍为3000元-5000/月,对普通上班族来说托不起。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科学规划布局网点,让家长托得省心。建议市尽快要1所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各县区至少建成1所公办托育机构全市新建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一定托位规划;老城区和已建成无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设施的居住小区通过购、置换、租赁等方式,结合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挖掘社区空余场所等,提供相应数量托位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区服务型、家庭服务型、托幼一体型、单位服务型、医育结合型等多种模式的托育服务。

二、激励引导监管服务,让家长托得放心。建议将托育机构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参照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实行托育机构监控录像与公安机关联网,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比如,苏州市考虑由托育机构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专家、家长代表对托育机构检查、评估,每年评出不同星级,星级不同收费标准不同、给予支持力度也不同。为了保持托育机构稳定,苏州搭建成长平台,畅通职业晋升的渠道,让从业者可以像幼儿园教师一样评初、中、高级职称。

三、算大账降成本扩普惠,让家长托得舒心。事实证明,投入财政经费建设优质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不是“花钱”而是“投资”,既可以聚人气,还可以引商气,对土地溢价、摊商引资、新房和二手房产交易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建议财政加大入力度。比如,随着每年托位数增加,全市200万元的补助已远远不够,应适当提高托育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的标准和范围。还可以定期向社会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提升托育机构知晓率,进一步培育托幼市场。

四、鼓励模式创新,让机构发展能更安心。托育机构处于发展的初期,建议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比如,台州市允许办家庭托育机构,今年4月,该市一家由私人在自家住所开办的家庭托育园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备案的家庭托育园。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和准入门槛,提高了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让家长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再比如,南通市探索“1+N”模式:一个“中心示范”拖N个社区普惠分园的模式。依托中心园,N个社区普惠园不另设食堂、行政管理人员、统一师资调配等,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

托幼服务既是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更是关乎万家的民生事业,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以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全力保障幼有所育,共同“托”起城市发展的未来,为南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实现“两个大幅提升”提供坚强的人口支撑!

课题组成员:

组  长:谭绍木 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市委会主委

副组长:王  光 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民进市委会副主委

成  员:张  莉 西湖区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文章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